零点小说网
首页 > 热门 > 致我们逝去的青春 > 第2章 一定要去找

第2章 一定要去找

目录

  2016年舂,相爱多年同在Intel工作的子罹患抑郁症跳楼离我而去,斩断了我对Intel的最后一丝挂念,我决定离开了工作近三十年的Intel,投⼊华为怀抱,帮助华为筹建‮国美‬研究院。

  一方面是我发现,我现在尽管在Intel⾝居要职,但开始越来越难以接触到最核心的机密,因为‮国美‬对‮国中‬技术封锁越来越严格。

  尤其是特朗普上台之后,连我们这些已经拿到‮国美‬护照,在美生活多年的能够接触到‮国美‬最新技术的华人都被纳⼊到管控范围。

 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华为给我开出了远⾼于Intel的年薪,我觉得是时候用我的经验,技术,为华为的片设计做点贡献了,也算是间接为祖国做点贡献吧,毕竟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。

 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,华为‮国美‬研究院在硅⾕投⼊运营,但现在就要搬迁到加拿大去了,我则带着一个月的假条回到了‮国中‬。

  孩子们都大学毕业工作了,我决定只⾝一人回国。⽗亲和⺟亲已经退休在家,在乡下买了一块宅基地和一片小院子。⽗亲是医学院教授,平时没事⼲的时候就给周围邻居提供提供疾病咨询和养老保健。

  ⺟亲原来是林业大学教授,小院子里自然是花团锦簇,瓜果蔬菜,一应俱全,周围邻居遇到种植上的问题也都来问问⺟亲,所以,⽗⺟亲退休之后,倒也忙得不亦乐乎。

  回家的第二天,⽗亲和我说:“小勇,我和你⺟亲最近想去当年我们下方的地方看一看,我们离开那已经四十年了。”我略一琢磨,知道了⽗亲的心思。

  ⽗亲现在年事已⾼,去⽇无多,去那儿回忆回忆当年风华正茂指点江山时奋斗过的地方,也算是对这段历史一个代吧,我说:“好!”“不要惊动任何人,我们悄悄地去吧。”⽗亲叮嘱了一下。第二天一早我开着车,带着⽗⺟一路向北,去重拾四十年前的记忆。

  “五七”⼲校,是“文化大⾰命”时期据⽑泽东《五七指示》精神兴办的农场,是集中容纳‮国中‬政机关⼲部,科研文教部门的知识分子,对他们进行劳动改造,思想教育的地方。

  1968年,黑龙江柳河⼲校命名为“五七⼲校”成为‮国中‬第一个以此命名的⼲校。“⼲校”是“⼲部学校”的简称,实际上是“变相劳改”的场所。1979年2月“五七”⼲校停办。

  不到十点,我们就到了离南京差不多近200公里的苏北五七⼲校,如今乡下已经是柏油路,⽔泥路四通八达,但大片的农田,绿油油的农作物依然不改四十年前的模样。

  离开国道不到十公里,我们就进⼊了一片林场,中间是窄窄的通道。⽗亲突然‮奋兴‬地说:“看,这些树,还是我当年参与种植的呢。”⺟亲也说:“嗯…是啊…那些地都是在我的指导下实现开荒种植,第二年就结出了果实的。”

  ⽗亲⺟亲一路‮奋兴‬地指着这片地,回忆那片树,不停地谈着,等到穿过这片树林,拐过弯。

  越过一座石桥的时候,⽗亲说:“儿子,停下来,我和你⺟亲慢慢走过去吧。这座桥也是我们当年参与修建的,过了这座桥不到一公里,就到了五七⼲校了,你去前面等我们吧。”

  ⽗亲和⺟亲相互搀扶着,沿着窄窄的⽔泥路面慢慢向前走,我开着车一路向前,前面不到500米,我看到了一个丁字路口,正面一个大大的石头标识牌:五七⼲校旧址(左拐500米),红战校旧址(右拐500米)。

  (红战校是红卫兵战斗学校的简称)。猛然间,我想起了红战校的那一年多的学习经历,鬼使神差我直接右拐去了。

  红战校如今已经变成了一所职业技术⾼中,依稀保留着当时的模样,那条当初将学校分为南北两个校区(⾼中和初中校区)的河流依然在流淌着。驱车沿着河边道路,很快就进⼊了学校。

  学校四周已经建成了围墙,分布着教学楼,实验楼,办公楼,大会堂等等,可惜这些建筑已经是全新的了。

  沿着学校中心的一条道向北,我来到了最北面靠近河边,往右拐,终于我看到了一排平房。天了,那是悉得不能再悉的平房。

  红⾊的砖瓦,绿⾊的门框,原木⾊的木门,一个一个的房间,当年就是我们初中老师们住的单⾝宿舍。沿着平房一直往前走,走到了最边上,我终于看到了我魂牵梦绕很多年的地方。

  多少次梦里,我曾经依稀来到这里,看到了我最最亲爱的孟老师,她笑着看着我,手里拿着教案,微风吹她额前一缕长发,她优雅地伸出纤细的手指捋了捋。

  可当我动地伸出双手去拥抱她的时候,她却倏忽不见了,我看着锁住的门,上面已是破败不堪。锁头已经生锈许多,不知道能不能打开。

  我抵近窗户,斑驳的窗户上面的玻璃已经沾満了灰尘,似乎在诉说着过去,房间里什么都看不清,突然,我看到了窗条上系着的一红绳子,由于岁月久远,红绳子几乎腿了颜⾊,但能依稀看到当年红⾊的底子。

  我猛地想起,这是我和孟老师的一个约定:今后,如果她有机会离开了这所学校,离开这个地方,再也不回来的时候,她在临行前一定会在窗条上系一红绳子,并扎得紧紧的。

  有一天我学成归来还来看她的话,如果看到了红绳子,一定要去找她,因为她永远忘不了我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