序章
我国的长江下游苏、皖一带,是一片江河湖港星罗密布、沃土良田一望无边、山青⽔秀人杰地灵的地方,也是着名的天下粮仓、鱼米之乡、富庶之地、人间天堂。
但决不要以为那里的民人生活得都是那么安居乐业、丰⾐⾜食、幸福安康。
因为只要是有人群的地方总会有好与坏、善与恶、贫与富之分。人世间有地主就有农民,有官吏也有囚犯,有土豪劣绅一定就有被庒迫、被剥削、被欺榨、被奴役的穷苦老百姓。
在这个地区的北部,千百年来⽇夜流淌着一条作为国中南北分界的河流淮河,惊涛迫岸、骇浪翻滚,从中原大地一泻千里直奔⻩海之滨。
这是我国中部淮海民人的一条⺟亲河,她孕育着华夏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,灌溉着流域范围內的万顷良田,抚养着千百万炎⻩子孙的生机命脉,提供了逐鹿中原纵横天下兵家必争的古场战,记录着从古至今兴衰存亡的斑斑历史。
但是,她又是一条给广大民人带来无限悲哀和灾难的凶恶源泉,那汹涌澎湃的滚滚浊流,一旦决堤滥泛,不知呑噬了多少民人的生命和财产,不知又有多少民人离乡背井、流离失所、逃荒乞求、客死他乡。
到了明朝末年的时候,由于朝政的败腐,官吏的贪渎,经济的萧条,农民起义的方兴未艾,后金鞑虏的狂疯⼊侵。整个明王朝已经处于分崩离析、风雨飘摇、惶惶不可终⽇的景况。统治阶级再也没有能力来考虑河防的维护和民人的全安,再也没有精力来顾及老百姓的饥寒温。
于是⽔患连年,滥泛成灾。一时间,广袤大地汪洋一片,人畜万物葬⾝鱼腹。侥幸逃得命的人们为了生存,只得扶老携幼、拖儿带女、挈妇襁雏地远离故土家园,沿路乞讨,奔向他们想往中的美好地方。
当然,他们首选的就是长江下游这片美丽、清秀、肥沃、富饶的鱼米之乡、人间天堂。那么,这块美好的土地真的会给他们带来好运吗?等待着他们的又是怎样的结果呢?请看,下面就是一户淮上人家逃荒后的遭遇。